有人销售“瘦肉精”牛肉 已流向学前教育机构 检疫证明系伪造

Connor 欧意交易所下载 2025-07-23 2 0

近日,一位读者向极目新闻记者反映,有人销售含“瘦肉精”的牛肉,这样的牛肉还流向了合肥的学前教育机构。

问题牛肉流向学前教育机构

读者介绍,今年4月,合肥市市场监管局检查了当地两家公司的牛肉,结果检测出了“克伦特罗”,即人们俗称的“瘦肉精”,这是国家明文禁止检出的。

极目新闻记者获取的两份检测报告显示,一家被检查抽样单位是肥西学前教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被检测的是牛里脊肉,抽样日期为4月24日,数量为2.1公斤,样品中“克伦特罗”的数量值为10.2μg/kg ,而该项检测标准指标为“不得检出”。5月21日检测单位出具的检验报告给出的结论是:“经抽样检验,克伦特罗项目不符合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有人销售“瘦肉精”牛肉 已流向学前教育机构 检疫证明系伪造

有人销售“瘦肉精”牛肉 已流向学前教育机构 检疫证明系伪造

另一家被检查抽样单位是安徽联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肥西分公司,抽样日期是4月8日,样品为牛后座肉,数量是2.162公斤,“克伦特罗”的数量值为1.42μg/kg,检验结论也为不合格。

展开全文

有人销售“瘦肉精”牛肉 已流向学前教育机构 检疫证明系伪造

有人销售“瘦肉精”牛肉 已流向学前教育机构 检疫证明系伪造

问题肉的来源从何而来?

22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拨打了检验报告上标注的两家被检公司联系人的电话。联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肥西分公司工作人员说,卖出的肉已追回,她不分管生鲜,具体情况需要上报并了解。

肥西学前教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记者表明身份后,挂断了电话,也未回复记者短信。

有人伪造动物检疫证明

根据检验报告,两份问题牛肉的“标称生产者”均为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一家企业。问题牛肉是否从该企业流出?7月21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该企业。

该企业工作人员介绍,合肥市监部门检查时,被检单位提供的两份动物检疫证明票,进而导致有关部门认为牛肉出自该公司。濉溪县有关部门也到该公司对此进行调查,但结论是问题牛肉产品不是出自该企业。

该企业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相关检疫票并介绍,合肥市监部门在检查肥西学前教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时,被检单位提供了一张假检疫票,假票出票日期是4月23日,而真票出具日期是3月6日。

安徽联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肥西分公司接受检查时也提供了检疫票,虽然检疫票是真的,但该公司检疫票上备注了销售的产品为两件“热牛腩”,重量共有20多公斤,所以查出问题的“牛后座肉”不是该公司产品。可能因为该公司在安徽比较有名,这才有人伪造该公司票据。

《濉溪县农业农村局案件移送调查结果函》以及合肥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异议处理结果通知书》证实了该企业工作人员的说法。

濉溪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也介绍,合肥市监部门查出问题牛肉后,该局依据线索对此进行了协查,发现确有人伪造了检疫票。

专家:“瘦肉精”危害大

“瘦肉精”的危害有多大?

华中地区某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一位教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是三种常见的“瘦肉精”成分。“瘦肉精”对人体的危害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食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必须严格禁止和避免“瘦肉精”的使用和摄入。

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的信息,克伦特罗是β-兴奋剂的一种,可促进动物体内蛋白质沉积、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脂肪沉积,能提高胴体的瘦肉率,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中规定,β-兴奋剂类药物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长期食用残留克伦特罗的动物性食品,有可能引起人体四肢、面、颈部骨骼肌震颤,内分泌紊乱。牛肉中检出克伦特罗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

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曾多次要求严厉打击“瘦肉精”等违法添加和私屠滥宰行为。

据新华社今年2月17日报道,农业农村部召开的2025年畜牧兽医工作部署视频会议,要求严厉打击“瘦肉精”等违法添加和私屠滥宰行为,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王欣子律师认为,生产、销售喂瘦肉精牛肉的行为,严重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违反了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相关人员如果生产、销售明知系掺有瘦肉精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牛肉,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来源:极目新闻